科室有兩個保潔阿姨,一個胖阿姨,一個瘦阿姨。
胖阿姨很胖,珠圓玉潤,滿面紅光。喜歡穿著水鞋,風風火火地穿梭在病區(qū),待人熱情,做事麻利,每天都像打了雞血似的,活力無限。下了班,脫去工作服,胖阿姨的裝扮可謂前衛(wèi)?;ㄉG麗的雪紡襯衣,時髦的吊腳褲,腳下配一雙中跟的馬丁靴。放下那一頭栗色的微卷發(fā),別有一番風韻。
相比之下,瘦阿姨干瘦如柴,面色晦暗,還有輕微的駝背。穿一雙廉價的塑料涼鞋,慢悠悠地干活。說起話來,有氣無力。平日就穿幾身過了氣的素色衣裳,起了球褪了色也照穿不誤。頭發(fā)極少,黑白各半,用一根紅色的橡皮筋綁著,盡顯土氣。
護士們都喜歡跟胖阿姨親近,對瘦阿姨略顯淡漠。一來,以瘦阿姨的辦事效率和作風,急差重活根本指望不上。每次吆喝幫忙,胖阿姨都是雷厲風行地走來,瘦阿姨卻慢如龜速地踱著步子。二來,瘦阿姨不茍言笑,無趣之極。每逢護士們聊起八卦話題,胖阿姨會快樂地參與進來,侃侃而談,或隨聲附和,或仰天大笑,瘦阿姨卻默不作聲地發(fā)呆。三來,瘦阿姨不合群,無法親近。
不知哪天,大家聊起了胖瘦阿姨的家庭。胖阿姨的老伴健在,育有一子,現(xiàn)有一孫。家里條件一般,兒子和兒媳都是打工一族,賺錢不多卻都孝順,節(jié)假日還帶她去香港旅游。瘦阿姨的老伴前年患了中風,臥病在床,全靠她照顧。她育有三個子女,大兒子在上海安家落戶,幾年不回一次。二兒子在市區(qū)經(jīng)營一家早餐店,生意紅火,很少照面。小女兒遠嫁外省,更不曾回過。她白天上班,中午和晚上就回去照料老伴,操持家務(wù)。聽罷,護士們都心生憐憫和愧意,不該漠然地對待這樣一個可憐的長輩。
大家都感慨萬分,有三個出息的子女,瘦阿姨為何要這樣辛苦地工作。知情的胖阿姨長嘆一聲,說若沒這份工資,瘦阿姨便沒錢給老伴買藥了。瘦阿姨總說三個子女都不容易,有房要貸,有車要供,有孩子要養(yǎng),她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,電話里也總說自己有錢,老兩口身體健朗,無需掛懷。
瘦阿姨體惜子女,子女可懂母親的心?想來,瘦阿姨的子女是被父母的愛慣壞了,若是真孝順,怎能不知父親癱臥在床,母親艱難度日?怎能連見面的時間的都沒有?父母的愛天經(jīng)地義,卻不是理所當然,為人子女透支了他們的青春時光,理應(yīng)在他們老的時候支取一份孝道,支付一些陪伴和傾聽。(神外一區(qū) 許燕如)
|